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评论库 >> 综合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有一种共同的"80后艺术"吗?

        作者:正在核实中..2009-08-17 12:49:35 来源:网络

        似乎“80后”这个词现在已经被妖魔化,专门指的是打游戏、看卡通、不靠谱、没有责任感、狂欢式生活的一群年轻人,好像他们就是“80后”。但实际上,这是被市场和媒体所催生的一个概念。上述两种力量非常强大,也许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,它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(譬如新闻效应、商业利益),将很多并非事实的东西极度放大,改变它们的原初模样。就“80后”而言,在媒体和市场介入之前,从未形成过“知识青年”这样的阶层/团体事实,这个概念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即是拜市场和传媒所赐。

        我观察了一些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同龄人,他们正在进行的艺术创作和批评并不完全像对“80后”的“经典”描述那样——当然也有按照那种生活方式生活的人。那么,就整体情况而言,1980年代出生的,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年轻人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性格,也不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。如果在承认新世纪带来了生活和艺术多元化的前提下,还认为存在一个共同的“80后”,显然自相矛盾。

        为什么会出现“80后”的概念?它为什么会变成如此耀眼的一个词?如前所述,媒体和市场的塑造力量实在太厉害,媒体需要新的焦点问题,火热的艺术市场需要新的填塞物,它们会主动和积极地去进行塑造,正所谓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。与此同时,出生于19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们多数正面临大学毕业,或者事业刚起步的困难处境,因此,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理由,来形成一股力量,来展开自己的事业。那么,出生于1980年代的部分艺术家们对“80后”的认同无疑是带有功利性的。

        譬如,大多数以“80后”为招牌的艺术创作目前尚谈不上新创作方法的贡献,有时甚至仅仅是一个噱头。他们所运用的创作方法甚至在很大程度是现实主义的。现实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我们可以回忆和追问一下,为什么我们最早接受和最容易接受的现代艺术流派是超现实主义?为什么90年代初期“波普”和“玩世”风靡神州?为什么今天所谓的“70后”“80后”“卡通一代”实际上都是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的?“80后”新艺术与之前的艺术在方法上有怎样的区别?现实主义的幽灵一直在游荡。因此,虽然关于“80后”的论述连篇累牍,但具体到艺术创作自身而言,并没有一种所谓共同的“80后艺术”。一方面,他们被动地背负着很多传统的重压(政治波普、艳俗艺术等等也正在形成一种新传统),而无法提出新的创作和批评方法;另一方面,样式上的多元化也难以将他们归纳在“80后”这样一个共同的范畴内,不同的风格样式(而非方法)无法在同一主题下展开讨论,无论是卡通一代、图像艺术等都无法承担这样一个任务。

        对于艺术批评而言,所谓“80后”同样不得不面临一系列难题。从功能类型上看,基本可以划分为学术批评、大众批评和商业批评,目前当代艺术界讨论得最多的可能是学术批评。与艺术家不同,学术型批评家的培养必然依赖于大学。对于一个批评家而言,最难能可贵的是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,这是推动当代艺术和艺术批评发展的动力。但是,仅仅只有这种精神和愿望显然不足以造就一个优秀的批评家,除此之外,扎实的专业知识、敏锐的判断力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来获得,因此批评家的成熟必然晚于艺术家的成熟。对于出生于1980年代的批评家而言,目前远不具备形成一种共同、坚实力量的基础。在2007年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上,与会者提出“第四代批评家”的概念,大约有五六位年轻人受邀出席。青年批评家段君的看法我比较认同,目前提出“第四代”这个概念尚不成熟,因为大多数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还处于受教育的阶段,从事艺术批评时间较长并且有一定见地的年轻批评家还为数不多,尚不具备形成“代”的条件。

        不过,可以就已有情况作一些分析。广州批评家杨小彦的文章《名声焦虑学》,也许对青年批评家有一定的警示作用。在名声、商业等欲望之下,青年批评家很有可能是被催产出来的,就像不那么好吃的催生素蔬菜一样,他们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依然不多。

        这几年有一种现象,就是青年批评家对一些问题的反思,有时甚至是充满火药味的。这个现象可以分成两方面看待:第一,他们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、富有批判性甚至破坏性的力量,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自身而言,展开批评是极其必要的;第二,这些批评中偶尔也会有一些过于冲动的做法,难怪一些年长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认为青年人是在拿他们开刀。就其结果来看,同样有两方面值得思考:第一,年轻所带来的活力。今天,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当代艺术创作和批评就像一潭死水,所有的人都为着自己的目的在“操作”,整个艺术界“一团和气”,各色展览开幕式和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唯见弹冠相庆的喜气洋洋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有点过火的批评实际上是具有刺激作用的,而且也有其合理性。如果我们可以理解“85新潮美术运动”中成长起来的批评家们在那时的作为,那么也就有理由支持今天更年轻一辈批评家们的努力。第二,充满火药味的批判有时也处于名声和资本的支配之下,有些批判正是出于这样的欲望。因此,靠批“大腕”而一夜成名的现象值得反思。

        今天的艺术研究,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,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较,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,很多大学和美术学院已经接受了当代艺术批评和研究的课题,不但有专门的课程,甚至还有各种研究所。所以,对于198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们来说,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,作一些有价值的、深入的专项研究是难得的机遇,而要尽量避免纠缠进权力、利益甚至“江湖仇杀”之中。对于出生于1980年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而言,依然任重而道远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来源:网络

      More.. 名人堂
        More..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47(s)   11 queries by cache
        update: